香港的房产面积有多少,大家应该听说过,香港的房产面积是因为占地的原因,所以面积不太,而人口对多,和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仅16.7平方米。
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,经济发展属“世界级”水平,但市民居住面积之“小”也绝对属于“世界级”。根据香港房屋委员会发布的《房屋统计数字2016》显示,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为16.7平方米,约为东京、台北等地的一半。
然而,对于香港人来说,如果每个人的居住面积都有16.7平方米,那就已经挺不错的了。如果你曾经跟香港人聊起住房,一定会听过这样一个词:劏房。
劏房是香港特有的住房。“劏”为粤语,意思是“剖开”;劏房又名“分间楼宇单位”,就是将一个普通的住宅单位分割成不少于2个的独立单位,用作出售或出租之用。而劏房的面积,比上文提到的“16.7平方米”还要小。
据香港《文汇报》报道,今年有外国网站指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仅约15平方米,劏房的居住面积只有约4.7平方米。
劏房到底有多小?可以说,几乎是可以一眼就看完的面积:
在这样的一间劏房里,需要摆上床、餐桌等所有家电,其他杂物必须堆放在双层床上层,人几乎没有走动的空间;有的劏房内会设置卫生间,有的则和楼层内其他住户共用一个卫生间。而就是这样小的居住面积,有时候还必须得容下3-4个人,甚至更多。
可能有人会说,香港的陆地面积只有1105.6平方公里,比很多发达城市要小的多,平均
香港的房产面积有多少,大家应该听说过,香港的房产面积是因为占地的原因,所以面积不太,而人口对多,和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仅16.7平方米。
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,经济发展属“世界级”水平,但市民居住面积之“小”也绝对属于“世界级”。根据香港房屋委员会发布的《房屋统计数字2016》显示,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为16.7平方米,约为东京、台北等地的一半。
然而,对于香港人来说,如果每个人的居住面积都有16.7平方米,那就已经挺不错的了。如果你曾经跟香港人聊起住房,一定会听过这样一个词:劏房。
劏房是香港特有的住房。“劏”为粤语,意思是“剖开”;劏房又名“分间楼宇单位”,就是将一个普通的住宅单位分割成不少于2个的独立单位,用作出售或出租之用。而劏房的面积,比上文提到的“16.7平方米”还要小。
据香港《文汇报》报道,今年有外国网站指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仅约15平方米,劏房的居住面积只有约4.7平方米。
劏房到底有多小?可以说,几乎是可以一眼就看完的面积:
在这样的一间劏房里,需要摆上床、餐桌等所有家电,其他杂物必须堆放在双层床上层,人几乎没有走动的空间;有的劏房内会设置卫生间,有的则和楼层内其他住户共用一个卫生间。而就是这样小的居住面积,有时候还必须得容下3-4个人,甚至更多。
可能有人会说,香港的陆地面积只有1105.6平方公里,比很多发达城市要小的多,平均住房面积小也是无可厚非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面积比香港更小的新加坡,人均居住面积平均值却比香港大50%。
其实,环顾世界不少大城市,均有就居民的居住环境及面积制定保障。在内地,北京及上海均有订定人均居住面积下限约为5.1平方米,不过实际人均面积却远比此要大。
据最新统计显示,京沪两市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31.7及24.2平方米。再放眼其他国家,日本将“最低居住面积水平”定为25平方米,另分别就市区和郊区房屋制定“诱导居住面积水平”(即居住面积目标),市区1人户订为40平方米,郊区则达55平方米。在新加坡,人均居住面积下限约为9.9平方米。
相比于其他发达城市,香港的住房情况似乎真的糟糕很多。近年来,住房问题也一直是香港社会持续关注的问题。社会各界陆续有意见提出,希望能够就私人住宅限制人均最低居住面积,或汲取外国经验,例如效仿外国共享厨厕空间等措施来缓解住房压力。
早前,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提出”同屋共住”计划。他透露,有发展商愿意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租整幢楼房予政府,有发展商更愿以1元的优惠价出租,以改善有需要市民的居住环境,初步估算会提供数百间单位,单位由几十平方至100平方不等。
陈帆还透露,特区政府有意重塑置业阶梯,让市民可完成置业愿望,但由于建屋需时,当局构思透过”同屋共住”计划,即与社福机构合作,以类似目前劏房的做法,以分间模式割出不同独立空间出租给市民,希望能够作为缓冲。但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指出,这样的做法是“治标不治本”。
劏房的租金比较低廉,所以很多港人为了考虑生计,不得不租住。不过,最近也有一些业主推出了一些价格比较高昂的劏房,吸引了不少高收入群体租住。
据香港《经济日报》报道,近期太空舱在港九冒起,估计全港有逾百个,太空舱业主瞄准家住偏远的上班族,只有一张单人床大小的太空舱,部分标榜有“家的感觉”,月租最高达4000元,呎租贵过山顶豪宅。
铜锣湾一个唐楼单位内有6个太空舱,月租3500元,主要瞄准家住偏远的上班族。
舱门是拉帘形式,没有门锁。
这些太空舱内笼只有一张单人床大小约18至24呎(1.7-2.2平方米),月租由2000至4000元不等,呎租平均逾百元,比山顶豪宅还要贵。尽管价格十分昂贵,但租的人却不少。据了解,不少租客因为家住太偏远,才在市区租太空舱,方便上班,很多太空舱里住的都是白领、护士等收入较高的群体。所以,太空舱使用者很多是塬本已经有自己的住房,只是为了图个方便,才选择居住,并不能从一定程度上分担香港的住房需求。
显然,无论是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”同屋共住”计划,还是私人业主推出的太空舱都无法很好的缓解港人住房难,住房小的问题。
面对港人“越住越小”的困境,社会各界纷纷出谋献策,建筑测量界前立法会议员谢伟铨早年提出,长远须设立人均居住面积目标,才能根据情况预备土地。
他曾提出“20年后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积要达到20至30平米才合理”,建议人均居住面积应该细分基层、中产及高收入人士部分,再研究如何配合政策,例如按不同群组进行资助等,让指标早日达成。
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科技学部高级讲师潘永祥接受《文汇报》采访时表示:认同现时有关规例应用在公营房屋,对保障基层市民较为有利。对于市建局留意到纳米盘大旺,表示会研究设共享空间,潘永祥认为此举实行的可能性较大,而如何令居所空间有效使用,也是应考虑之处。他举例,“有的人不会每天煮饭,如果没有了厨房,就可以换取更大的私人空间。”
而针对现在劏房存在的安全、卫生等各方面问题,早前香港《明报》也发文,提出了解决劏房问题的叁个方法:一是 “政府出钱,政府提供”,加紧兴建公屋,但现在觅地数目大幅落后目标。以仅有资源增加受惠人数的方法,是将未来公屋人均面积缩小。二是“市场出钱,市场提供”。政府使劏房合法化,订立劏房的安全及卫生最低标准。叁是“政府出钱,市场提供”,即租金津贴。四是 “政府出钱,社福提供”。政府可以成为提供者,自己租私楼劏房,也就是上文提到过的”同屋共住”计划。
看来,要解决住房难题,香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,而如何从香港社会各界汲取意见和经验,也许是值得特区政府思考的问题。
推荐阅读:
香港人均住房面积
香港人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
香港房屋占地面积怎么算